中、日、韓三國目前均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的挑戰,這對勞動力市場和企業發展都帶來了深刻影響。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作為行業組織,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趨勢及其對行業的挑戰,并積極探索解決方案。梁曉暉博士在發言中指出,紡織服裝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著勞動力老齡化和年輕勞動力不愿進入行業的困境。他強調,企業需要認識到家庭對員工的重要性,將家庭成員視為“廠外資產”,并通過建設“家庭友好企業”來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工作效率。
為了有效地改善當前的問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協力合作,共同推進“FFF項目”。項目旨在通過企業調研,開發實施指南,開展企業試點培訓和完善制度等措施,幫助企業在工作場所創造更加平衡、和諧的環境。項目試點階段目前已覆蓋9個省份的35家工廠,形成了可復制的經驗模式。
FFF項目主要活動
01 對企業進行評估,了解企業在政策、設施、意識等方面的現狀,并制定改進方案;
02 對管理層和員工進行培訓,提升其對“家庭友好企業”的認識和理解,并掌握相關技能;
03 幫助企業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如靈活工作制度、育兒假制度等,為員工提供更多支持。
目前,11家企業已經落實了深度試點,總結經驗并進行推廣,為其他企業樹立榜樣。通過建設“FFF項目”,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工作積極性也得到增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家庭友好企業”項目的成功實踐,為中、日、韓三國企業共建家庭友好工作場所提供了寶貴經驗。梁曉暉博士根據項目經驗指出,建設家庭友好的工作場所需要多方合作,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差異化解決方案,并特別強調了政策支持和第三方服務的重要性,希望“FFF項目”為其他行業提供可借鑒的模式。
在圓桌討論環節,溢達集團首席人力官黃坤宇分享了溢達集團作為擁有46年歷史的紡織服裝企業在應對勞動力減少和行業挑戰的過程中,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改革實現了向科技、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目標。她強調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紡織服裝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也為員工創造了更多樣化和高質量的就業機會,這也將有助于吸引和留住更多高質量人才。同時,企業通過實施本地化策略、注重社區建設、提供靈活的工作安排和改善工作環境設施等措施提升員工滿意度和留任率。在關注和推動社會和文化的進步方面企業也開展了諸多實踐,尤其是在性別平等和女性職場發展方面。通過一系列舉措,有效促進了員工福祉和工作生活平衡,并為實現性別平等,營造一個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工作環境。
參加本次會議的三國嘉賓也積極分享了各自機構在建設家庭友好工作場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采取的主要舉措。未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將繼續推進“家庭友好企業”項目,并與更多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合作,為促進家庭友好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