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數據研究院、法治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以及奧斯陸大學挪威人權中心聯合舉辦的“工商業與人權2021中國論壇”以線上會議的形式成功召開。來自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人權事務局、中國政法大學、奧斯陸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廣東財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外交學院、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波蘭人權與工商業研究所、北京宸章律師事務所、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以及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等部委、高校、科研機構和實務部門的30余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論壇,圍繞工商業與人權展開了了綜合全面、深刻細致的討論。
本次論壇開幕式由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主持。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人權事務局宣傳處處長、二級巡視員李曉軍做了精彩的開幕致辭。時建中校長指出,工商業與人權問題的解決需要各國摒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權主義,在全球層面進行建設性對話,努力構建工商業與人權合作治理的良好國際范式。從企業的層面,無論走出去或者引進來,都需要引入人權合規機制。李曉軍處長呼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關注工商業與人權問題,探討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有益做法,真正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付諸行動,為中國和世界人權事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本次論壇共分為五個單元。論壇的第一單元由北京大學法學院白桂梅教授主持,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梁曉暉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張萬洪教授、復旦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陸志安等發言嘉賓圍繞“工商業與人權條約的規范路徑困局及其對條約談判的影響”“人權盡責的5R:風險(risk)、權利(rights)、尊重(respect)、責任(responsibility)和規制(regulation)”“企業侵犯人權的救濟機制”等做了主旨演講,與會嘉賓積極參與了討論。
論壇的第二單元由外交學院張愛寧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法學博士研究生傅蘭珂、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法學博士研究生陳思圍繞“工商業與人權的理論與實踐”發表了主旨演講。
論壇的第三單元由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特聘教授古德蒙杜爾·阿爾弗雷德松(Gudmundur Alfredsson)主持,曾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秘書與維也納世界人權大會協調員約翰·佩斯(John P. Pace)、波蘭人權與工商業研究所比塔·法拉西克(Beata Faracik)教授、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梁曉暉博士、全球企業社會責任總裁和創始人蘇恩·斯卡德加德·托爾森(Sune Skadegaard Thorsen),以及挪威人權中心的巴德·安德斯·安德烈亞森(Bard Anders Andreassen)教授等來自國內外工商業與人權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圍繞“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關于工商業與人權的努力”“公民社會在推動工商業與人權議程中的作用”“構建尊重人權和平衡責任的供應鏈”“推動聯合國層面工商業與人權主流化的挑戰”“企業人權評估和盡責”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論壇的第四單元由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冰清主持。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副院長李子瑾副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法治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郝作成老師、北京宸章律師事務所吳晨律師、廣州大學人權研究院周露露老師等嘉賓圍繞“勞動權和休息權的保障”“數字經濟和人權發展”“平臺責任”等議題發表了主旨演講,各位與會人員展開了深入討論。
論壇的第五單元由西南政法大學趙樹坤教授主持。西北大學法學院王秀梅教授、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發展部孫立會主任、山東工商學院法學院范繼增副教授,以及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劉開明博士等發言嘉賓和與會人員圍繞“工商業與人權的硬法和軟法機制”“負責任的供應鏈”“工商業與人權指導原則在中國業界的應用實踐與現實挑戰”“歐盟法視角下《中歐全面投資協議》草案勞工權保障標準合憲性分析”等主題進行了細致探討。
歷經兩天的思想碰撞,“工商業與人權2021中國論壇”最后圓滿落下了帷幕。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偉教授對論壇進行了總結發言。本次論壇舉行過程中,各位嘉賓積極建言獻策,分享自己與議題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達成一定共識,對工商業與人權議題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