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行業要聞(307)
■工作動態(536)
推薦資訊
|
|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多家企業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表彰 |
發布時間:2020-09-09 11:04:08 信息來源:本網 |
|
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大會對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其中,紡織行業11人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3個集體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1人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6個黨組織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1.北京銅牛集團有限公司 2020年2月10日,銅牛集團有限公司各部門全部復工,不分時日,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快速落實防疫物資的研發和生產,加強與研發、檢測等相關機構的密切合作,落實生產環節,確保防疫物資及時上市。 2020年3月19日,銅牛集團提前完成上級下達的6000萬只民用一次性口罩生產任務;此外,銅牛集團還組裝生產硅膠口罩566萬只,為北京市防疫基礎物資墊好“壓艙石”。在順利完成北京防疫物資生產保障任務的前提下,銅牛集團同時組織研發生產抗菌口罩貼、硅膠口罩、新型可過濾膜可多次水洗口罩,在疫情防控中貢獻“銅牛技術”、彰顯“銅牛智慧”,發揮“銅牛精神”。
2. 天津泰達潔凈材料有限公司 天津泰達潔凈材料有限公司于2020年1月20日進入疫情準備,進行原材輔料的儲備和擬定排產方案。僅僅1月21日和22日兩天的接單量就相當于平常兩個月的接單量,達到了450噸。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生產口罩濾材的國有企業,泰達潔凈于1月23日發布聲明函,承諾“保證質量,保障供應,公司口罩濾材生產線24小時不間斷運行”,同時緊急調動所有資源,取消員工春節假期,廠長帶頭,170個人,三班倒。日產量可供約700萬只口罩,最大限度保障疫區及政府疾控的需求。除了口罩之外,泰達潔凈還有序擴大消殺用品、防護用品、醫藥等生產線的復工力度。 截至2020年3月25日,泰達潔凈累計生產口罩濾材591.28噸,可供生產平面口罩4.57億只、N95口罩4716萬只。 2020年3月16日以來,泰達潔凈開始每周勻出2—3噸口罩濾材出口國外,主要的出口路徑有兩條:其一,按照國家發改委的統一安排,與商務部對接,把濾材出口到歐美的一些口罩生產企業。其二,全力供應濾材給中國國內的口罩生產商,由他們加工口罩再出口海外。
3. 山西東華制衣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東華制衣有限公司是山西省一家國有行業服裝定點生產企業,業務主要分布在成衣制造領域。公司曾在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生產醫用防護服。面對“新冠”疫情期間醫用防護口罩等防護用品短缺的情況,經山西省政府協調,山西東華制衣有限公司迅速組織力量,研發防護用品,購置新的設備,9個車間全部轉型生產防護用品。400余名職工第一時間集結到崗,全力投入全封閉管理的生產當中。 山西東華制衣于2020年1月29日首產口罩4000多只,1月30日生產口罩1萬只,1月31日日產量達到2萬只,產能成倍增長。在超額完成生產任務的同時,公司防疫物資全部服從省工信廳統一調配,為山西省全省的抗疫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4. 大連瑞光非織造布集團有限公司 疫情爆發后的春節期間,大連瑞光高層全員無休,溝通協調外省市一些功能性輔料的采購和相關物流車輛,并組織確定企業內部抗擊疫情的防控措施與應急預案,組織動員休假的員工提前復工。公司于2020年1月27日投入生產,24小時倒班作業,全力以赴,踐行“保質量、保供應”的承諾。瑞光生產的口罩濾材及膠合、熱合、淋膜防護服、隔離衣面料經過遼寧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分別符合YY0469醫用外科口罩技術標準、GB19082一次性醫用防護服技術標準。同時,瑞光積極擴大產能,截至2020年2月上旬,每天口罩濾材產量8-9噸,可供口罩加工企業生產約800-900萬個口罩。每天可生產膠合、熱合、淋膜防護服、隔離衣面料30多噸,可制作20萬多件隔離衣、防護服。此外,公司每天可生產消毒濕巾材料200多噸。 1月29日,瑞光集團將夜以繼日籌備的防護濾料物資第一時間裝車馳援武漢,緩解前線燃眉之急。 2月5日,瑞光集團向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價值220萬元的防護物資,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援助。
5. 振德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春節,振德醫療調動現有全部庫存,并集中全部力量調動人力物力,保障醫療物資生產供應。 2020年1月20日當天,僅振德醫療某電商旗艦店銷售金額就接近平時的100倍,為確保已下單快遞及時發出,倉庫緊急動員,各部門人員迅速加入到了支援打包發貨的隊伍中。公司管理層同時決定從湖北洪湖購入閑置的口罩生產線,并緊急運輸至許昌鄢陵。1月24日,振德醫療抗擊新冠物資生產與防控指揮部正式成立,統一組織,有序分工,在保證員工安全的前提下更好地調度物資、供應生產,將物資供應作為公司的第一要務,極大提高了公司在疫情期間的工作效率。1月26日,指揮部緊急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召回外地員工并啟動了一線員工招聘方案,99名生產相關員工進入崗位,進入緊急生產狀態。 為了加快生產效率、提高產能,各部門員工紛紛自發性投入生產包裝一線,除了不能直接接觸產品的潔凈生產區域,在打包線和運輸線都可以看到振德各部門員工忙碌的身影。 1月26日,新購外地運回的防護服原材料到達鄢陵。1月28日,防護服生產的核心設備“熱封膠條機”如期到達,防護服生產設備全部列裝待命;同時,生產線的180名員工經過培訓后如期到崗,振德防護服生產進入一個新高度。2月1日,各地區工廠全部正式復工。2月20日,在日夜持續工作不斷嘗試下,河南振德順利投產“耳帶”生產線,在當時原材料緊缺的情況下有力支撐了生產的運轉。 截至2020年2月17日,振德醫療供應全省調撥口罩60%以上,為抗疫攻堅戰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障。
6. 江西海福特衛生用品有限公司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斗中,海福特公司從2020年1月31日恢復生產,春節期間緊急召集工人,100多名工人放棄休假、加班加點,并在政府幫助下從園區服裝企業調來40名員工。公司從廣東籌集原材料,把所有縫紉機全部用于防護服生產,迅速達到日產防護服1500套的能力。 截至2020年9月,江西海福特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共生產一次性使用醫用防護服33萬多套,一次性使用手術衣250多萬套,一次性醫用口罩290多萬只。
7. 卓爾控股有限公司 疫情初期,卓爾迅速發動在全球范圍籌措應急醫療物資,依托跨境供應鏈開展國際采購。48小時內兩架包機滿載口罩、防護服抵達武漢,是最早從海外抵漢的醫療物資專機。卓爾先后組織了11架次專機,運回數百萬件應急醫療物資。 為提升應急救治能力,卓爾在武漢、黃岡、隨州、荊州與當地政府及醫療機構合作設立7家應急醫院,接治新冠肺炎患者,并全力做好醫療、生活物資保障。拿出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等自有物業改建成3家方艙醫院,同時全程提供后勤保障,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環境。卓爾參建的應急醫療機構共接治7589名新冠肺炎患者,有效緩解了患者救治壓力。 卓爾控股黨委成立了12支黨員抗疫志愿服務隊,趕赴機場,通宵達旦接收、分發應急物資,行程萬里,將1026萬件應急物資捐至全省556家醫療機構;勇闖紅區,做好設備維護保養,提供醫藥及生活物資,持續保障應急醫院、方艙醫院運行;連續50多天駐守碼頭封閉作業,保證港口24小時轉運民生、醫療物資;吃住在車間,滿負荷生產紅外智能體溫檢測系統;堅守崗位90多天不休假,用心接待全國的9支醫療隊。 在武漢戰勝疫情、開城后,卓爾組織編寫出版《方艙庇護醫院建設運營手冊》、《新冠應急醫院建設運營手冊》,總結疫情抗擊、應急救治中寶貴的武漢經驗,供世界各國分享借鑒,現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同時還向16個國家和地區捐贈醫療物資。
8. 穩健醫療(黃岡)有限公司 2020年春節期間,穩健醫療的生產基地均未放假,全員加班奮戰在醫療物資生產保障一線,生產線24小時不停機,所有醫療防護產品的生產線進入24小時滿負荷運行狀態,大大地疏解了疫情初期湖北防護物資匱乏之困。 截至2020年6月底,穩健醫療累計向海內外供應10.73億只口罩、439萬件防護服、470萬件隔離衣、250萬件手術衣?!?br />
9. 湖南永霏特種防護用品有限公司 2020年2月前,湖南省還沒有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而在2020年春節前,國標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全國不足1萬件。在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作為特種防護用品生產及銷售企業,湖南永霏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火線轉產醫用防護服。2020年1月25日,湖南永霏著手調度,設計、打樣、送檢,采購原材料和機器設備,召回員工部署生產。2月3日,湖南永霏拿到了疫情期間湖南省首張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兩天后,日產1500套防護服的生產線正式投產。隨即,在湘潭、韶山兩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協助下,僅六天時間,湖南永霏向韶山一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租借1400多平方米廠房,改裝成醫用防護服生產新廠區,成為湖南省首個能生產紅區防護服的企業。十天后,第一批合格產品就正式出廠,支援抗疫一線。 此后,永霏不斷拓展醫療類服裝生產范圍、提高生產效率。截至2020年3月14日,永霏共計生產近27萬套國標醫用防護服。至2020年5月,永霏生產的醫用類服裝已涵蓋了醫用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使用手術衣、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用帽、一次性使用隔離衣。
10. 江門市盈豐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作為防護服加工的重要工序,壓條密封主要用于阻隔外界病毒和細菌。壓條機是把密封膠條粘貼至防護服接縫處的關鍵設備。盈豐公司在這個領域深耕約30年。在2020年疫情關鍵時期,盈豐公司的生產線開足馬力,有效地緩解了疫情期間壓條機緊缺的情況。 由于市場需求量太大,盈豐公司的密封機產能有限,無法完全應對疫情期間突然增長的市場需求。2020年2月11日,盈豐公司股東一致決定將自主研發的熱風縫口密封機設備整套技術,無償捐獻給國資委和五家央企、國企,協助提升全國防護服產量。
11. 欣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一家口罩和防護服重要原材料生產商,欣龍控股擁有27年的醫用防護材料研發生產經驗,曾參與抗擊SARS等公共疫情所需防疫物資的生產保供工作。 為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1月22日,欣龍控股緊急召回了本已春節放假的所有高管團隊及醫用防護材料生產線一線的全部員工。在集團經營班子的集中指揮下,公司不放假、不停機,緊急制定“設備不停機,員工三班倒”的運行機制,全部生產基地有關生產原料采購、質量檢測、設備維護、物流運輸等部門全員24小時三班輪值。 在口罩加工材料“一布難求”的情況下,欣龍控股決定暫緩交付高毛利的出口訂單,優先滿足物資極度緊缺的重災區域訂單交付。疫情嚴重期間,隔海運輸困難,欣龍控股就選擇運費更高的空運,以及時交付防疫材料。 欣龍控股作為海南省唯一一家高慮效熔噴布生產企業,在熔噴布市場急劇波動,價格暴漲的情況下,堅持低于市場價格優先保障海南轄區口罩加工企業的材料之需;集團湖北基地派員配合政府連夜購買口罩生產線,24小時連軸轉安裝調試,投產次日就為政府部門送去了14萬只口罩,緩解當地政府口罩斷供的燃眉之急。 抗疫期間,欣龍控股還利用科研優勢,集中攻關,成功研發出平面口罩過濾新材料,緊急輸入市場的該項新產品可供生產口罩約1.6億只。同時,在疫情嚴重、抗疫物資極度匱乏時期,欣龍控股旗下各基地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向學校、醫院及政府相關部門讓利出售口罩等防護物資。
12. 國機集團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2月上旬,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國機集團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智能”)在國機集團安排部署下,承擔起平面口罩機和N95口罩機的跨界研制任務。 國機智能“以戰爭時期搶造飛機大炮的速度加快口罩機研制”,創造了10天研制成功首臺、20天生產100臺的“國機速度”。截至2020年5月31日,累計生產751臺口罩機,產量居央企首位,實際交付數量占央企一半以上。
13. 新興際華集團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 新興際華集團際華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地處河北省石家莊市,2020年初,公司曾“人倒班、機不停、連軸轉”,34天生產醫用防護服107萬套件。 2021年1月4日,公司黨委意識到疫情反彈的嚴峻形勢,果斷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周長勝和總經理馮蕾掛帥的領導小組,要求公司設備、技術、分廠等部門做好相關工作準備,提前安排部署。截至1月18日,公司共向社會提供防疫物資口罩130萬余只、防護服24.5萬件、隔離衣14250件、醫用帽6000個、隔離鞋套4.09萬雙、棉衣8000余件、被褥2000余床。 為保供應,六分廠黨支部決定暫停其部分產品的生產任務,將人員、設備、材料等方面的優勢力量充實到防護物資的生產中。1月12日,根據地方政府相關防疫要求,公司再次果斷決定,每天早上7:00上班,晚上8:00下班,中間不允許員工隨便出入公司大門,避免與社會其他人員接觸、避免交叉感染。 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運輸防疫物資原材料、成品以及進行產品滅菌,每天運輸頻次非常密集。公司內有通行證的8名駕駛員非常辛苦,由于疫情管控,一輛車只能有駕駛員一人,在晝夜奔波運輸大量貨物的基礎上,他們還需要裝車、卸貨。 公司電子商務部在網上密切關注客戶訂購防疫物資情況,第一時間接單和裝車發貨。因為一輛車只能有駕駛員一人,在石家莊留營裝車發貨沒有搬運工的協助,電子商務部工作人員身兼數職,全程參與組織協調貨物、清點數量、裝車發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