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任商業行為/企業社會責任(RBC/CSR)對保障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營造健康的商業環境有著重要意義。隨著世界聯系越來越緊密,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中國也是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堅定推動者,在政府、企業和其他利益相關方中推動負責任商業行為/企業社會責任意義尤為重要。
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紡織業集中,也是中國推廣企業社會責任的重點示范性地區。在目前紡織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時期,如何結合中國推廣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工作,聚焦國內經驗和國際視野,幫助中國企業在國內及海外實踐負責任商業行為過程中迎接主要挑戰和把握關鍵機遇,成為包括國際組織及行業協會在內各利益相關方的關注點。

2020年1月16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與荷蘭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合作于上海市舉辦“鼓勵負責任的商業行為:國內經驗與國際視野”主題活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也對本次活動提供了支持。
活動邀請了來自上海及周邊省市的紡織企業及行業代表、國際紡織品牌商代表、行業專家代表、研究學者代表等近50名與會嘉賓,圍繞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以及中國紡織企業的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會議由經合組織駐華代表兼中國事務高級顧問海博(Tamas Hajba)、荷蘭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副領事兼經濟商務事務副主管水安如(Anne-Roos Wasser)致開幕詞。

海博在開幕致辭中強調紡織行業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推廣負責任商業行為(RBC)的重要意義。他同時介紹到,經合組織致力于通過更好的政策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作為政策研究方面領先的政府間國際組織,通過多邊合作持續在全球范圍內推廣負責任商業行為,并提供具體的行動指南及工具。
在中國,經合組織與政府部門以及包括紡織業、電子信息業在內的行業組織開展交流合作,使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政策和工具因地制宜,適應中國企業的需求。他表示,世界正面臨著許多挑戰,但我們必須堅持使“全球化為所有人服務”,讓各國政府以及更多的機構、組織、企業和個人加入到負責任商業行為(RBC)的行動中,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

荷蘭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副領事兼經濟商務事務副主管水安如提到,紡織業是驅動全球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關鍵因素。但與高速發展伴隨而來的社會和環境方面的諸多挑戰是我們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荷蘭80%紡織品來自中國,荷蘭企業通過供應鏈在全世界產生影響,中國紡織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荷蘭需要共同來承擔的責任。
荷蘭政府希望以積極的方式去關注和促進全球負責任的商業行為,幫助企業提升意識、更好地遵守相關指南并有效應用。荷蘭希望與中國以及所有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動負責任的商業行為、提升紡織行業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
接下來,會議進行了專題討論環節,來自各領域的行業專家就“供應鏈盡責管理,為何重要以及如何助力可持續發展”開展發言探討。

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中心政策顧問陳晶晶介紹了負責任商業行為(RBC)在經合組織和中國關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中心在中國的最新工作進展,其中包括與中紡聯合作共同推動的鞋服行業指南的制定與應用,以及“亞洲負責任供應鏈”項目中國板塊的推動。她表示,希望將國際經驗與國內具體需求結合,通過深度交流及能力建設活動,有效提升企業的負責任商業行為意識及能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暉博士介紹了經合組織與中紡聯的合作內容、進展情況以及國際化的標準對中國的幫助和影響。
梁曉暉博士提到,在中國與經合組織總體合作框架下,2018年中紡聯與經合組織基于多種形式合作的基礎上,就合作推廣負責任商業行為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希望通過交流及合作,將負責任的商業行為更好地融入中國紡織企業,同時也增強中國企業的國際影響力。在一致的利益及愿景追求下,將國際化的標準進行本土轉化及落地,能夠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理解和應用。

國際勞工組織中蒙局項目協調員紀翠杰分享了國際勞工組織在勞動及就業方面的工作情況。國際勞工組織工作的使命是促進體面勞動,在與經合組織共同推動的“亞洲負責任供應鏈”項目中,國際勞工組織將以《多國企業宣言》為指導,在勞動和就業方面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建議。紀翠杰同時提到了,近年來數字化經濟快速發展對勞工就業帶來的積極和負面影響,國際勞工組織也將在未來就中國數字勞工平臺和勞動保護問題提供研究支持。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麗博士介紹了負責任商業行為及企業社會責任的最新發展趨勢與面臨的挑戰。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越來越多的企業轉向關注自身經營活動及核心業務產生的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將企業社會責任與核心業務相結合,并更多地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聯。在供應鏈管理方面,跨國公司和采購商也趨向于關注供應商能力及伙伴關系的建設,推動利益共同體的建立。
中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暉博士分享了“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的供應鏈盡責管理現狀調研項目”的初步成果,并就企業面臨的變化、挑戰與實踐》向與會者進行意見征詢。
這一研究由中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與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中心合作開展,旨在探討中國紡織服裝企業供應鏈中與社會和環境風險相關的盡責管理現狀及挑戰,為中國企業在全球拓展負責任、可持續的供應鏈布局提供寶貴參考。

與會的服裝企業、國際品牌、第三方機構代表以及行業專家等紛紛發言,基于各自專業經驗,對項目的調研報告發表了建設性意見。根據議定的項目安排,中紡聯和經合組織將就調研報告組織再組織兩次意見征詢會,以便在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基礎上針對性地對報告進行修改。
實戰演練——將基于風險的盡責管理方式融入真實場景中
在情景工作坊環節,與會者圍繞如何將盡責管理實踐應用于其行業中常見的一系列場景中進行分組研討。來自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中心政策顧問 Dorothy Lovell向參會者介紹了負責任商業行為盡責管理方法的內涵和具體落實過程及步驟,并引導參會者將這套基于風險的方法融入到真實的場景應用中,提升其在實際操作中開展盡責管理的能力。
在中外專家的指導下,與會者分為2個小組,針對不同的情景案例開展討論。情景案例各有側重,分別關注如何將負責任商業行為融入企業的政策與管理體系,以及如何識別風險并按實際情況優先行動。與會者圍繞引導問題討論情景案例的關鍵發現,分析案例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并總結盡責管理的哪些內容能進一步指導工作的落實。
最后,中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暉、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中心政策顧問陳晶晶為主題活動進行了總結。本次活動為負責任商業行為在中國的深化推廣創造了良好的平臺,也為經合組織開展"亞洲負責任供應鏈項目" 在中國紡織行業的能力建設活動拉開帷幕。該項目由歐盟出資,并由經合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共同執行。
未來,經合組織希望在進一步夯實伙伴關系的基礎上,積極納入行業組織以及企業的支持與力量,設計、開發和提供更有效的政策和方法,促進中國經驗與國際視野的融合,通過負責任的商業行為推廣,實現和追求共同的愿景,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來源:金蜜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