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11個國際婦女節。100多年前,全世界女性開始為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而奮斗。經過多年的努力,女性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做出的成就獲得了普遍的肯定。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面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全球的女性和男性一道,為抗擊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社會經濟的重啟和恢復付出了努力。女性是這場戰役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在紡織行業,1000多萬的女性從業者,孜孜不倦的奮戰在工作崗位上,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防護所需,更為全球抗疫做出貢獻。她們的敬業展示了紡織人的責任和擔,當也為更多懷揣夢想的青年一代樹立了最好的榜樣。
站在新冠疫情危機最前線的女性,既有醫療工作者、科研人員、也有社區組織者、志愿者。她們是最具示范性和有效性的領導者,她們帶來了經驗、觀點,展示了技能、知識和潛在力量,她們為做出更好的決策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新冠疫情這場危機在突出了女性貢獻的同時,也顯示出女性所承擔的不成比例的負擔。在疫情中,女性面臨著更多的無償照護責任、貧困、失業、甚至家庭暴力。
今天這個特別的節日里,我們響應聯合國婦女署提出的倡議,呼吁各界能夠攜手加速推進婦女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享有決策權、同工同酬、平等分擔無償照護勞動,消除針對婦女和女童一切形式的暴力行為,并滿足其享有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
- 為使婦女充分有效地參與決策和公共事務,應加強規范性、法律性和管理性的框架,消除歧視婦女的法律、政策和條例。
- 杜絕在公共和政治生活中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如日漸普遍的網絡暴力與欺凌。阻止婦女獲得權力、壓制她們在決策中的聲音,是性別暴力的一種特有形式。
- 杜絕性別角色的結構性障礙和歧視性規范,如,認為男性比女性更能成為好領導者的性別刻板印象。一些性別規范和法律權利影響婦女行使其受教育權和健康權,同時限制了婦女去參與和領導的可能性。
- 加強各種婦女的聲音,在公共生活中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面臨多種形式歧視的婦女在參與決策方面遇到更多障礙,也因此,我們需要向各種各樣的婦女提供支持,包括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解決婦女的貧困、無償照料負擔、不平等的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機會以及權利、教育和科技等問題。
- 重視青年女性領導能力。同時,鼓勵男性在政策和實踐中支持性別平等。
回顧中紡聯推進性別平等的工作歷程:2005年,我們將性別平等議題融入中國第一個標準化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2007年,我們率先開展職場性騷擾防治培訓;2012年,我們舉辦 “女性領導力論壇”;2013年開始,我們和聯合國婦女署等機構開始了深度項目合作,從行業層面實施性別平等和社會責任項目。
2020年,中紡聯參與聯合國婦女署WE Empower Asia項目,在行業內大力推廣《賦權予婦女原則(WEPs)》,截至2020年12月,包括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在內的91家行業企業簽署了《賦權予婦女原則首席執行官聲明》,承諾在企業層面落實“賦權予婦女原則”,以促進工作場所、市場和社區中的性別平等。
什么是“賦權予婦女原則“?
“賦權予婦女原則”(WEPs)是由聯合國婦女署與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共同發起的行動倡議,它包含7條原則,指導企業在工作場所、市場和社區中推動性別平等。迄今為止,全球范圍內,包括阿爾卡特朗訊、宜家、微軟和聯合利華等4400多家公司和智聯招聘、等190多家中國企業都已簽署并承諾采取行動來踐行WE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