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聯合10家全國性工業協會26日在京發布《中國工業企業及工業協會社會責任指南》(指南),并對當天同時發布的28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作出評估。
《指南》是在2008年版基礎上進行的修訂版,明確了中國工業領域履行社會責任的基本原則、總體要求、社會責任體系、社會責任主要內容以及社會責任報告編制參考等。中經聯認為,《指南》對工業企業和協會編制社會責任報告和實踐社會責任具有明確指導作用。
中經聯同時對28家企業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作出綜合評估,認為近年來社會責任報告的價值越來越為企業所認可和重視,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數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但在質量上對照國際一流企業最佳實踐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應有功能,仍存很大改進空間。
評估報告引述統計數字表明,我國自2001年出現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以來報告數量持續增長。2009年全國共發布631份社會責任報告,數量超過歷年總和,其中,工業企業和協會發布了399份,成為我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主體力量。
評估報告建議中國企業應進一步認識社會責任報告的價值并提升報告質量,同時在社會責任的實踐中要樹立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并制定科學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發布會上發言時指出,我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企業拖欠職工工資、拒交社會保險金等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情況時有出現;產品質量安全、安全生產事故、忽視職工身體健康的事件頻繁發生;一些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意識,仍在從事高消耗、高排放的落后生產經營。他表示,今后工信部將繼續采取措施推動企業和協會履行社會責任。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