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浙江上虞舉行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2016年首次成員活動中,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艷津在致辭中指出48家紡織供應鏈上下游伙伴共同發起了“紡織供應鏈綠色制造產業創新聯盟”,共同走可持續創新之路,走綠色制造之路,走負責任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行業綠色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也是通過市場力量促進中國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有益嘗試。
對于行業現狀判斷,喬艷津主任認為中國紡織工業正站在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為重要特征的新起點上。行業發展呈現出:緩中趨穩、穩中有憂、分化明顯、前景可期的特征。并且行業轉型升級進程加快,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行業的結構調整、質量效益提升和創新驅動對產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強。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 喬艷津
喬艷津主任指出,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作為行業協同創新公共平臺將繼續在創新驅動實現行業轉型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自2015年始,中國紡織信息中心設立研究項目“科技創新與企業社會責任關系應用研究”,梳理近3年來 “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主要獲獎的345項技術成果,從技術應用產生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效益和影響的角度重新整理為9大類70項技術,形成《紡織產業可持續創新成果指導目錄》,目的是向全球供應鏈推介以社會責任為導向的行業創新技術發展成果,在全球紡織供應鏈樹立最佳實踐示范,以提升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率,促進合作應用。同時《目錄》將為行業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提供科技創新路徑與實踐,為行業社會責任工作實現創新驅動。
同時,在有害化學物質管控這個綠色制造的核心問題上,中國紡織信息中心3年來支持中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與ZDHC有害化學物質零排放組織開展行業溝通與對話,推動有害化學物質管控的行業意識轉變和協作。為此,中國紡織信息中心正在開發CIE化學品信息交換系統,為供應鏈上下游提供供應鏈化學品信息共享平臺和識別機制。在此基礎上升級的“供應鏈化學品管理創新2020行動綱要”,信息中心將提供研究資金支持這一計劃的研究和制定。最后喬主任也期待全球紡織供應鏈的各主要利益相關方都來加入這項工作,共同推動供應鏈化學品管控協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