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應清華大學中國公有資產研究中心的邀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建設辦公室首席研究員梁曉暉博士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向該院師生做了題為“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運動與國有企業的發展定位”的報告。報告首先分析了在華跨國企業、私營企業以及國有企業在國內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和發展中所具有的不同競爭優勢和發展挑戰,討論了三種企業的不同角色以及各類企業在中國二十年的企業社會責任運動中的互動與合作。
梁曉暉認為,以私營企業為主體的紡織、電子等產業界受跨國品牌商和采購商的長期影響,已經充分融入高度市場化的國際供應鏈中,因而對社會責任要求反應敏感,也更易于從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角度戰略性地思考社會責任問題,而國有企業雖然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歷史基礎和充沛的甚至是壟斷性的資源,但在履行社會責任的思路上卻多數停留在公益捐贈等原始而單向度的層面上,幾乎沒有企業將社會問題的解決、社會的發展要求與自身的經營戰略有機地結合起來。
報告最后指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國有企業的最基礎的義務和政治責任,在這個基礎上,國有企業目前以及將來長期的社會責任應更多關注以優質廉價的產品和服務便利和提高民生,提高自身對國民經濟的科技貢獻以及對國內市場秩序負責任的良性引導,并最終提升以廣闊的國際市場渠道和存在空間為內涵的品牌價值,創造以科技創新、品牌價值和市場拓展為主要業務的優秀企業。
報告最后梁博士介紹了CSC9000T并回答了師生們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