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歐部長、杜會長、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首先代表紡織工業協會、代表社會責任辦公室,對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在過去幾年中對我們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開展這一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
下面我就跟大家匯報一下我們有關社會責任工作的開展情況,著重介紹一下我們這次發布的《2007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和《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綱要》。
首先,我想先從紡織服裝行業當前的行業形勢講起。簡單的來說,行業形勢可以用“發展與淘汰共存,升級與救急并舉”這句話來形容。在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各方面的政策法規都處于不斷的調整中,比如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出口退稅的下調、節能減排政策的出臺等等,目的就是調整企業發展模式,通過科技貢獻率與品牌貢獻率的提升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契機。
提高“科技貢獻率、品牌貢獻率”實現可持續發展,具體到企業的運營過程中,也可以理解為是企業通過提升勞動生產率,創建環境友好的產品,實現供應鏈的和諧,并以此引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再簡化一點來講,就是通過企業產品質量、人員質量、運行質量的提升,最終達到兩個貢獻率的提高,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因此,從這里可以看出當前我們必須重點關注的幾個工作重點,一個是產業鏈整,主要包括產業鏈集成創新、產業鏈時尚創意、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第二個方面就是以科技促進生產力的提升,所以我們定期制定并發布紡織工業科技進步發展綱要,引導行業的科技創新和科技應用。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行業自律,主要包括產品質量、企業社會責任、節能降耗減排、知識產權保護等等。其中,企業社會責任更是一個至為重要的工作。所以,從04年開始,行業便將這一工作納入了整體規劃,并開展了具體工作。
下面,我就來簡單回顧一下從05年到07年的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建設推廣的進程。
2005年是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正式展開社會責任建設推廣工作的元年。2005年1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杜鈺洲會長率團與歐美零售商和組織溝通社會責任建設問題。這一事件是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建設推廣的開端。3月,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倡議下,140家企業聯合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的倡議》。5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建設推廣委員于北京會成立,同時發布了我國第一個標準化的行業自律性質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總則及細則。11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應邀出席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峰會,并介紹了中國紡織工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 建設推廣工作。
2006年, CSC9000T紡織工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并投入實踐中接受檢驗。3月,我們發布了CSC9000T具體的實施指導文件,并在實施指導文件發布后緊接著啟動了CSC9000T的10家企業試點項目。在試點項目的進行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原)等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比如:2006年4月,國家發改委、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通知《關于加快紡織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若干意見的通知》,指出“鼓勵紡織行業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推進落實企業社會責任。”6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推動并完善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建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同時,我們還積極代表行業,與國際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以期建設負責任的供應鏈。2006年啟動了與歐盟合作的“中歐社會責任項目” ,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山東大學、山東省環境保護廳以及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共同開展的“提高中國紡織品行業環境和社會責任項目”。作為2006年的年度工作總結,2006年12月12日 召開了首屆中國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年會,并在會上發布了《2006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度報告》。
2007年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社會責任建設方面取得長足進展和戰略突破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們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標志性的事件。
首先,在體系文件和實施工具不斷趨于完備的前提下,我們正式開始了專家團隊的建設。2007年3月,我們舉辦了首期CSC9000T培訓師、評估師培訓班,對來自合作機構的12位具有多年紡織行業社會責任審核、培訓經驗的專家進行了集中培訓。考核合格后,這些專家成為首批CSC9000T評估師或培訓師。2007年8月,我們又舉辦了第二期培訓師、評估師培訓班。截止2007年底,CSC9000T專家隊伍已超過30人,這些專家承擔了全年中大部分與CSC9000T相關的工廠評估和社會責任體系培訓與咨詢工作。
07年的國內項目方面,我們開展了“10+100+1000”項目,即在十個左右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內選擇百家骨干企業逐步建立CSC9000T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對大約一千家中小紡織服裝企業進行社會責任基礎培訓及能力建設培訓,整個推廣活動簡稱“10+100+1000”項目。
2007年5月下旬到7月中旬,“10+100+1000”項目的啟動儀式及普及培訓正式展開。國家發改委相關領導、協會領導及專家團行程超過2萬公里,分別在濮院、虎門、開平、中山、深滬、石獅、平湖、海寧以及金壇等9地舉辦了“10+100+1000”項目的啟動儀式暨社會責任普及培訓。來自這些地區的940余家企業的3600多名管理者和員工代表參加了為期半天的社會責任基礎培訓。
截止2007年7月底,各項目實施集群地共陸續推選114家骨干企業參與項目的體系建設部分,其中,浙江省海寧市一地申請參與項目的企業達到了18家,這些骨干企業中完成體系建設并通過復評的企業將會成為CSC9000T的第二批執行企業。
自2007年7月下旬以來,在普及培訓的基礎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建設推廣辦公室累計派出評估專家200余人次,分別對92家骨干企業進行了初始評估。通過初始評估,專家基本掌握了上述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的客觀狀況,進而確定了下一步培訓工作的方向和重點。骨干企業的CSC9000T體系建設培訓工作于2007年9月中旬正式展開。截至2007年底,濮院、開平、深滬、石獅、平湖、海寧、金壇等7個產業集群的75家企業、1600名企業管理者和員工代表接受了培訓,目前這75家企業在專家的指導下已進入體系文件編制、體系制度建設階段。
2007年也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供應鏈社會責任戰略合作與對話方面取得豐碩成績的一年。2007年5月18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與歐洲外貿協會(FTA)在北京簽署社會責任建設合作協議,就進一步在國際供應鏈上推廣與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達成共識,共同致力于在中歐之間構建負責任的供應鏈戰略合作。
雙方據此協議結成促進負責任的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關系,并確定將在信息交流、以合作培訓改進供貨商社會責任績效、交換供貨商的評估意見、共同開發用于改進供應鏈社會責任的培訓資料、促進供應鏈對話平臺建設等方面開展積極的合作,并爭取最終統一雙方體系以避免重復性工作。這一合作關系的確立堪稱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運動中的又一個里程碑,它表明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進入了探索和落實供應鏈共同責任的新紀元,這不僅將促進中歐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良性的互動發展,而且也將對構建負責任的全球供應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示范作用。
2007年,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各方的肯定。2007年4月,國家發改委對2007年紡織行業標準項目計劃予以公示,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被列入行業標準計劃。2007年11月 “中國紡織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榮獲2007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作為2007年的收關之筆,2007年12月18日,第二屆“2007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年會總結了一年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建設與推廣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提出了進一步推進行業社會責任建設的“200?8”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