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領導、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
我首先對各位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感謝。剛才孫瑞哲做了年度報告和綱要的介紹,這里反映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三位企業家分別以國有企業的企業家、國有企業改制為民營企業的企業家,還有港資企業的企業家,他們都是行業落實CSC9000T管理體系的成就顯著的而且為行業提供經驗的企業。
剛才企業家們介紹了他們富有成效的管理做法、經驗,可以說在各方面的積極努力和積極配合下,我們的社會責任建設工作邁上了重要的臺階,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當然作為歷史性工程,今天的成績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上都只能說初步的,挑戰依然嚴峻,尤其在當前國內、國際的新的形勢下,我們的效益受到嚴重考驗,落實社會責任也是嚴峻的考驗。需要加倍努力,下面我對當前進一步落實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建設談幾點意見。
首先是進一步提高紡織行業對社會責任建設的認識和定位問題。做好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特點。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深化,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關系大大增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在一國內部,作為一種健康產業生態的標志,而且也是各國經濟相互依存關系的必然要求。我國經濟連續多年高速增長,已經從30年前為解決溫飽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強調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是結合和諧社會與建設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國家,從工業大國變成工業強國的重要需要。紡織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已經建成世界最大的紡織生產國,不僅滿足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需求,而且也成為世界最大的紡織服裝出口國,為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解決了兩千多萬勞動者的就業問題,解決中國1億農民的生活,在國民經濟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中國紡織工業做為民生產業,正在經歷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歷史階段,當前的紡織工業仍然存在二元經濟的特點,有80%的勞動力是農村轉移勞動力,區域經濟差別在紡織行業有突出的特點。紡織行業以小企業為主,管理粗放比較普遍,創新能力不足,節能減排、環境治理任務繁重,大多數勞動密集型企業主要是下游,仍處于微利狀態,按勞動法的要求存在不同的差距。在新形勢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比較突出。
克服這些發展中的問題,成為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發展的關鍵因素,落實社會責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科學發展的價值觀,也是融入全球化致力于世界工業強國之林的必然要求。企業社會責任內涵廣泛,究其實質還是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的問題。因此社會責任建設工作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通過CSC9000T的推廣實踐,使社會責任在行業內外得到了廣泛的推進。紡織協會將行業社會責任建設作為長期性的基礎建設工作,設立了專門的工作機構,有步驟的開展推廣工作,以此為突破口,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企業對該項工作的認識逐步提高,07年“10+100+1000”試點項目起到了推進作用,得到了發改委、新成立的工業和信息化、財政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機構、各產業集群、地方政府和行業商會的重視,并以多種方式支持和協助協會開展社會責任建設工作,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不斷提高對可持續發展的信心,很多企業積極響應和主動參與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并以自己的實際成功帶動全行業的更多企業參與近來。最重要的是企業的決策者、企業領導或者企業的所有者重視的程度,所有企業做到有成效的都是在于主要決策人的認識。
第二個問題是求真務實精細管理的問題,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走到今天,成效有目共睹。但是我們清楚,在一個企業建立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不僅是實現一種方法,而是開始一種創業創新精神突破傳統觀念與突破傳統行為方式告別粗放發展既有挑戰性的實踐。左右服裝企業、針織企業包括家紡企業和上游企業的困難還不一樣,特別難以解決勞動用工的問題。我們CSC9000T為行業自律、以人為本和管理體系建設本身就是以批判的精神,重新審視本企業現存的生產過程、營銷過程、管理過程和社會過程,檢討我認為現在特別需要。以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準繩,以國際長足經驗為例,以提高社會核心力為主要目標,找出差距、分析潛力,通過系統分析制定切合企業實際的實踐步驟,并不斷跟蹤實踐、校正偏離、總結提高,從總體上把握社會責任的進程。
其一,強化培訓,我們國有企業也在改制,關鍵是領導人頭腦清醒高度重視,創造條件,帶動企業共同學習,達到領導和群眾統一思想認識,克服種種誤解,化解矛盾,建設和諧。企業做到以人為本,員工做到愛廠如家,共同面對落實社會責任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種種發展問題。我想綱要里提出了201條,核心就要抓住勞動生產率。
其二,繼續落實CSC9000T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建立推動的機制,“如意”是切合自己企業搞了一個推動社會責任的管理體系。楊勛那里是企業文化獨善其身打著結集天下的理念。邱亞夫也是這樣的,做了30多年的國有企業領導,大家有一套自己的企業文化傳統。構成企業科學管理的完整體系,要把社會責任和各項管理結合,加強相關性的實踐分析,運行中不斷總結提高,剛才幾位企業家簡要介紹了企業管理方法上的嘗試和績效,這些都從企業實際出發收到成效,有很好的榜樣作用。
最核心的是緊緊抓住如何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搞社會責任也是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在現代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責任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只有落實好社會責任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人的積極性,獲得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生態機制。企業作為社會細胞,提高勞動生產率也是社會責任,只有勞動生產率提高了,才有可能以更高的標準履行社會責任。社會責任也是無底洞,我們現在講的都是底線,底線是國家法律。當前紡織行業受二元經濟影響比較突出,二元經濟逐步縮小這是科學發展觀,紡織工業的成本提高必然加快,我們行業多是勞動密集型的微利企業,存在勞動工時超時,勞動工資偏低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能一蹴而就。行業平均工資,我們06年一般低于(全國工業水平)30%,也就是說我們要提高40%才能達到全國工業平均水平。如果加上社會保障,跟06年也是的低于平均水平,現在按勞動法都要實現,北京銅牛是48.3%。所以經濟高增長和勞動成本高增長是同步的,GDP過增長和環境治理、資源節約要求是同步的。比如匯率升值,我們必須要面對,石油漲價我們原材料漲價。
我們的紡織業不是要衰退,我們遇到的問題是發展的問題,中國紡織業勞動生產力水平還遠遠沒到紡織工業發展的頂端,所以我們不要因為當前的困難失去信心。社會責任又正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一個手段。我們行業提出,如果勞動生產率和社會責任兩手抓,對度過當前的困難是有幫助的。這本身就是轉變粗放發展的過程。當前的困難我們把它看成更大的動力,因為我們看到長遠的光明前景。
我們行業提出提高科技貢獻率、品牌貢獻率,作為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兩個方面,抓住不放。從企業層面,這里特別強調,我們要從三個企業來看,要細化管理,社會責任就是推動我們求真務實,推動我們精細管理的,不要再粗放了。圍繞主導產品供應鏈體系來研究每個環節的潛力。這些潛力的發揮,都有一個積極因素就是社會責任不僅從企業內部來挖掘潛力,我們現在在開放的思想下,要從企業外部尋找新的增長點,一個是從企業內部的整合到企業外部的高效整合。
現在我們所謂外部,在行業就是梯度轉移,也要灌輸企業責任(理念),我企業(內部)社會責任很好,讓包出(業務)的廠加班吧,那就沒(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從外部整體上降低成本,從產業供應鏈體系上提高效益,包括信息化管理。我們這些企業100%的社會保險都達到我認為很不容易。非工資型的職業報酬,我們也要把它算進去。這就是要求我們要做細,求真務實,細化。我想如意和銅牛都有很多數字,但提供的材料可能在報告里才有。但是我進行了推算,07年5月份到08年4月份,這段時間旭日逐步深化社會責任,07年比06年加班時間減少21%,每周工作從58.18小時下降到54.34小時,但仍然高于勞動法的要求。人均月產量提高13%,用人減少了6.637%,小時產量提高20%,年產量提高了5%,人均產量提高13%,但每小時產量提高20%,月收入增長22.5%,企業工資總額增長13.06%,還是勞動生產率提高了。06年加班工資占職工收入41%。06、07年的標準工作時間是2008,06年月的基本貨幣收入是501塊,07年加班收入降低到34.7%,月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