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利馬11月22日電 國家主席胡錦濤22日在利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題為《堅持開放合作 尋求互利共贏》的重要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堅持開放合作 尋求互利共贏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
(2008年11月22日,秘魯利馬)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胡錦濤
尊敬的加西亞總統,
各位同事:
很高興同大家再次相聚,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加西亞總統和秘魯政府為會議作了周到細致的安排,我對此表示感謝。
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亞太區域、次區域合作快速推進。本地區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與此同時,世界和亞太地區也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主要表現為: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金融危機對全球實體經濟的消極影響逐步顯現,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問題突出;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停滯不前,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此外,環境污染、重大自然災害、重大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依然嚴重存在。這些問題對世界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構成了嚴峻挑戰。
在國與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的今天,面對上述挑戰,任何一個成員都很難置身事外。解決這些問題,有賴于所有成員共同努力。我們主張,面對新的復雜局面,各方應該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化挑戰為機遇,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各位同事!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迅速、波及廣泛,是世界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嚴峻挑戰。有效應對金融風險,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是各國各地區共同面臨的重要而緊迫任務,需要國際社會增強信心、加強協調、密切合作。上周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在這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在此,中方提出以下幾點主張。
第一,為遏止不斷惡化的金融危機,各國應該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完善信息溝通,盡可能互相提供幫助,采取一切必要的財政、貨幣手段,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穩定全球金融市場,積極促進經濟增長,盡量減輕這場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損害,避免發生全球性經濟衰退。
第二,國際社會應該認真總結這場金融危機的教訓,在所有利益攸關方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把握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堅持全面性、均衡性、漸進性、實效性的原則,對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必要的改革,創造有利于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既要反映金融監管的普遍規律和原則,又要考慮不同經濟體的發展階段和特征,平衡體現各方利益,尤其要體現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要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完善國際監管體系;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提高國際金融機構切實履行職責能力;鼓勵區域金融合作、充分發揮地區資金救助機制作用;穩步推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共同支撐國際貨幣體系穩定。各類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應該加強風險管理、提高透明度,下決心加大對短期資本流動和金融創新風險的監管和預警。
第三,從長遠看,有必要切實改變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解決好各自經濟發展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我們還應該充分關注這場金融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向相關國家提供必要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保持發展勢頭。
為應對金融危機,中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作出了積極努力,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包括確保國內金融體系穩定、增加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密切同其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和配合,等等。中國還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調整宏觀經濟政策,采取了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存貸款利率、減輕企業稅負等措施。最近,中國政府又出臺了更加有力的擴大國內需求的措施,從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國將增加4萬億元人民幣投資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同時增加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這必將有力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也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中國愿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中國也愿同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一道,加強金融領域經驗交流和能力建設。我們支持設在上海的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繼續發揮能力建設平臺作用,為各成員開展更多培訓和能力建設活動。
各位同事!
開放合作、互利共贏,不僅應該成為應對當前金融危機的指導思想,而且應該成為解決當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問題的基本精神。根據本次會議議程,我愿就當前國際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談幾點主張。
第一,凝聚共識,推動多邊貿易體制健康發展。公平、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有利于地區和全球貿易穩定增長,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符合各方利益。我們應該堅定對多邊貿易體制的信心,對多哈回合談判給予強有力支持。我們應該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復談并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補充,我們也贊成在充分考慮本地區現實和照顧各方關切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包括將亞太自由貿易區等設想作為遠景目標開展研究。
第二,承擔責任,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各方應該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要求,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積極落實“巴厘路線圖”談判,并結合自身情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減緩氣候變化。森林保護是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重要內容。去年,我提出了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的倡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這一網絡已在北京正式啟動。中國政府將在未來幾年內為該網絡運行提供一定的專項資金,希望各方積極支持和參與。
第三,交流合作,合力抗擊自然災害。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在亞太地區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在抗擊自然災害的過程中,各成員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些經驗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