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提高中國紡織品行業環境和社會責任項目經驗交流會”在京召開
2008年12月9日,中國-荷蘭“中國紡織行業環境和社會責任績效項目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商務部、荷蘭商務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IVAM研究中心、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山東省環保局、山東大學,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陜西省服裝協會等國內外相關機構出席會議。
經中國商務部批準,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IVAM研究機構、荷蘭紡織品零售商協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山東省紡織工業協會、山東省環保局、山東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中國-荷蘭“提高中國紡織行業環境和社會責任績效項目” 為期兩年,是中國和荷蘭政府合作項目“亞洲促進計劃”的一部分。
自2006年4月正式啟動以來,經過社會責任現狀評估與需求調查、社會責任認知培訓、深度培訓和四期專題培訓研討活動,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在近兩年的時間里,來自88家山東紡織企業500多人次的企業管理者先后在該項目中接受了社會責任與環境管理的專題培訓,通過項目的開展提升了山東紡織企業的社會意識,提高了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水平和技能,對促進山東紡織服裝企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荷蘭外貿部部長F.Heemskerk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該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并高度贊揚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在該項目中所做出的積極貢獻。同時,他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推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建設不僅對中國,對荷蘭乃至全世界都會有積極的幫助。荷蘭將繼續與中國開展這方面的合作。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閻巖在會上不僅介紹了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情況的發展現狀,同時指出在當前情況下,紡織行業發展是硬道理,企業要發展,一方面需要積極創新,加快產業升級,同時也要重視社會責任,建設和諧社會。社會責任從宏觀層面講就是促進就業、發展經濟、保護環境、創造可持續健康生活方式和公平貿易,在微觀層面,企業的社會責任最終還會落實到保持和發展生產力上,“社會責任做不好,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此次“中國紡織行業環境和社會責任績效項目經驗交流會”旨在總結和推廣項目經驗,加強與各利益相關方在社會責任領域的交流,挖掘中外機構在社會責任領域合作的未來機遇并通過積極對話建設有利于促進公平的供應鏈關系的商業框架,以促進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建設。同時,本次會議也討論了未來在中國中西部地區開展同類項目的可能性。
相關信息一:
“提高中國紡織品行業環境和社會責任”項目,重點開展“企業社會責任的國際、國內視角”、“企業社會責任的最佳實踐”以及“荷蘭買家與中國供應商的對話”等活動。
□ 2006年11月 在山東德州、濱州、濰坊和淄博開展企業認知培訓
□ 2007年4月 濰坊和淄博兩地企業培訓
□ 2007年8、11月 青島、淄博、濰坊深度培訓
□ 2008年4月 濟南,項目進展多方會議
□ 2008年6月 泰安,第三次專題培訓
□ 2008年10月 濟南,培訓會與項目會議
□ 2008年12月 北京,項目總結會
相關信息二:
社會責任的完整落實有賴于整個供應鏈各方及其它各利益相關方的合作,因此,CSC9000T自創始至今,即積極與各國際組織、外國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國際知名企業等展開多方位的合作,獲得了廣泛關注和可喜的成果。 ■ 與中國?歐盟世貿(EUCTP)合作項目 □ 2006年7月 組織試點企業赴歐,開展社會責任交流,宣傳CSC9000T. □ 2006年11月在虎門、石獅、海寧三地開展中國歐盟企業社會責任論壇及專題培訓 □ 2007年12月- 2008年4月 在北京、上海、廣州舉辦“培訓培訓者”活動 ■ 與國際勞工組織(ILO)、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合作 □ 時間:2007年5月? 2008年6月 □ 主題:中國紡織行業的社會責任 □ 任務:提高共同解決問題的技巧、基于系統的改進方法、衡量持續改進的過程與成 果、復制并推廣優秀經驗、開展兩種模式培訓 □ 內容:工作場所-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質量與生產力- 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核心; 清潔生產-解決污染浪費的問題;工作場所的保護- 職業健康與安全;人本 管理- 利益相關方的對話機制 □ 成果: 提高了企業的管理和創新能力;為當地協調組織進行了能力建設;與國際 采購商和品牌商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宣傳了良好的實踐,并推廣了教材; 測試了兩種不同的培訓模式 ■ 與歐洲外貿協會(FTA)合作項目 □ 2007年5月18日簽署合作協議: 在職業健康與安全、勞動生產率和工時、薪酬、 人力資源管理、工會組織、工人代表自由選舉、集體談判權、歧視、騷擾與虐待、 勞動合同領域開展培訓,就上述相關領域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實踐聯合舉辦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