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紡織企業管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全文如下:
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紡織企業管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工信部消費[2009]438號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國務院頒布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發[2009]10號)中明確提出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競爭力的工作任務。為此,我們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紡織企業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企業管理工作,做好指導和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強輿論宣傳,認真總結和推廣經驗,引導廣大企業更新觀念,開拓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
現將《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根據實際,組織紡織企業貫徹落實。
二??九年九月四日
關于進一步加強紡織企業管理的指導意見
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促進紡織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紡織企業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企業管理的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
紡織行業是充分競爭性行業,99.6%的企業為中小企業,95%為非公有制企業。近年來,我國紡織企業普遍加強了內部管理,涌現出一批管理好、效益好的先進企業。但是從總體上看,紡織企業管理水平依然比較落后。部分紡織企業存在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發展戰略和市場定位不明晰,決策機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產供銷銜接不夠合理等問題。企業管理水平已成為制約提高企業競爭力、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當前,紡織行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難度加大。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是促進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有效措施。
加強紡織工業企業管理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為目標,以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為方向,進一步轉變觀念,轉變發展方式,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堅持科學管理,依法經營,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二、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和管理創新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要求,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的權責,形成決策、執行和監督之間權責明確、各司其職、相互協調、有效制衡的治理架構,提高科學決策水平。
根據紡織工業工藝流程長、勞動用工多、品種變化快等特點,結合企業實際,研究制定企業發展戰略,進一步明確企業定位。在管理理念、體制機制、管理制度、組織形式、方式方法、企業文化等各方面加強創新,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先進管理體系。
三、加強基礎管理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做好設備管理、工藝管理、操作管理、原料管理、現場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基礎管理工作,做到科學、準確、規范、及時、到位,并向精細化、標準化、信息化發展。
加強設備管理。對主機、輔機和儀表等紡織設備,從選購、進廠驗收、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改造等做好臺帳記錄; 堅持設備維修制度,做好日常檢修(保養)。
加強工藝管理。嚴格執行工藝流程和要求,對工藝參數、工藝路線、工藝紀律、工藝制度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積極開展工藝創新,推進新產品開發。
加強操作管理。制定并執行科學規范的操作規程和操作方法,及時對操作方法進行總結和提高。
加強原料管理。對棉花、化纖等紡織原料的采購、運輸、入庫、出庫進行嚴格管理,做好檢驗檢查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配棉、配毛等方案。
加強現場管理。用科學的管理制度、標準和方法對生產現場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檢測,改善生產秩序和作業環境,使現場管理達到“環境整潔、紀律嚴明、物流有序、設備完好、信息準確、生產均衡”的要求,實現文明生產。
加強安全管理。認真貫徹《紡織工業企業安全管理規范》,強化安全意識,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完善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范,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檢查和勞動保護。加強消防管理工作,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重點防范棉花、化纖等紡織原料以及紗、布、服裝等制成品的火災事故發生。
四、加強質量管理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提高產品質量的決策部署,充分認識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牢固樹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和“質量第一”的觀念。
按照《關于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工作的指導意見》(工信部科[2009]180號)的要求,加強企業產品質量保證體系建設,制定切實可行的產品質量發展目標,完善產品質量責任制度;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技術與方法,積極開展質量體系和環保體系認證;建立健全從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儲運銷售、技術服務等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