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3年11月3日,在第六屆中國紡織業“一帶一路”大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市場部、國際貿易辦公室以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共同發布了《2023紡織業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南》。該指南針對全球20個國家的投資環境進行了介紹和分析,為紡織企業開展“一帶一路”合作提供了信息指引。
現將轉載系列報告,為行業企業的"一帶一路”合作和雙循環高質量發展帶來啟發。
國家概況
地理環境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和西側瀕臨太平洋,東南接伯利茲、危地馬拉和加勒比海,東接墨西哥灣。領土面積196.4萬平方公里,在拉丁美洲地區僅次于巴西與阿根廷。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大部分地區分旱、雨兩季,平均氣溫為10~26℃。屬西5時區,首都墨西哥城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3個小時。
自然資源
墨西哥礦產資源豐富,有17種礦產資源產量位列全球前十位,銀礦產量連續多年位列全球之首。油氣資源較豐富,原油可采儲量為252億桶,天然氣可采儲量為323.6萬億立方英尺,約40%的油氣資源分布在北部地區。
基礎設施
墨西哥國家道路網絡(RNC)全長80.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網絡長4.1萬公里,可連接美國、危地馬拉和伯利茲。鐵路設施較為落后,尚無高速鐵路,總長度為2.7萬公里,可連接美國。現有機場78個,其中17個主要機場承擔空港客運量的88%、貨運量的98%,已開通歐、美、亞及中南美洲多國國際航線,與我國尚未開通客運直航。現有海港117個,其中太平洋沿岸58個,墨西哥灣和加勒比地區59個。全國電力裝機容量93430兆瓦,發電量3060億千瓦時,部分能源依賴從美國進口天然氣,2021年曾發生過天然氣斷供導致的全域斷電事件。國內4G網絡覆蓋率達到82%,5G網絡處于建設階段。物流行業較為落后,許多地區缺乏快速、可靠的送貨服務。
人口分布
墨西哥現有人口1.3億,印歐混血和印第安人占總人口的90%以上。1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57.4%,18歲以上享有大學教育的人口約為1950萬,占比22.4%。8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5.2%信奉基督教新教。目前在墨常住華人華僑近15萬,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城及北部地區。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第一外語。
宏觀經濟
墨西哥是拉美經濟大國,工業門類齊全,石化、電力、礦業、冶金和制造業較為發達,經濟外向型程度高。汽車產業規模位居制造業之首,紡織服裝業是重要的制造業之一。墨西哥是傳統農業國,主產玉米、番茄、甘薯、煙草。2022年,墨西哥國內生產總值(GDP)為1.4萬億美元,人均GDP為1.1萬美元。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墨西哥在190個參評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60位。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墨西哥在141個參評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69位。聯合國《2023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2年墨西哥吸引外國直接投資352.9億美元,外資存量達6492.9億美元。中國商務部《202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中國對墨西哥直接投資額為2.3億美元,投資存量為13億美元。
紡織產業現狀
產業規模
紡織產業是墨西哥傳統優勢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居于重要地位。紡織產業體系較為完善,主要產品包括各類紗線、窄幅混紡布、平紋布、針織布、無紡布、家用紡織品和各類服裝等。據不完全統計,墨西哥約有紡織企業2800家。
墨西哥棉紡產業具有一定發展基礎,滌綸、錦綸等化纖產業以外資企業為主體,本地企業在服裝出口加工領域優勢較為突出。美國是墨西哥最為重要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市場,墨90%以上的服裝和家紡產品銷往美國,是美國第五大紡織品進口來源國、第七大服裝進口來源國。
國際貿易
墨西哥紡織品服裝進口和出口規模相當,服裝同時是進口和出口的第一大品類,美國同時是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根據墨西哥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墨西哥紡織品服裝(海關HS編碼50~63章紡織原料、紡織品及服裝)出口額為68.2億美元,對美國出口額在其對全世界出口額中占比高達96%,其次為尼加拉瓜(占比2%)。主要出口產品是針織服裝、梭織服裝和其他紡織制成品,其中服裝出口額占比為62%。同期,紡織品服裝進口額為60.2億美元,自美國進口占進口總額的49%,其次是中國(占比21%)、越南、孟加拉國。主要進口產品是針織服裝(占比26.8%),梭織服裝(占比16.5%),涂層布及工業用布(占比12%)等。

產業布局
墨西哥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63%的紡織企業集中在中部和東北部。普埃布拉州的紡織工業最為發達,其他各州市諸如墨西哥城、伊達爾戈州、特拉斯卡拉州、哈利斯科州、克雷塔羅州、科阿韋拉州、索諾拉州、瓜納華托州、新萊昂州和圣路易斯波托西州等也是具有一定規模的紡織重鎮。
貿易投資政策
對外貿易政策
墨西哥在開拓國際市場方面政策積極,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太平洋聯盟(Alianza del Pacifico)等機制成員,也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ALADI)等多邊和地區組織的積極參與者。已經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4項自由貿易協定(FTA),是最早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中國家。北美自貿區(NAFTA)協定條款更新后的《美墨加協定》(USMCA)已于2020年7月生效,原產于墨西哥的產品在美國享受零關稅、在歐盟享受關稅減免政策。
墨西哥對于本國市場的開放措施相對保守。根據有關政策,國內不生產的商品,可免稅從拉美一體化協會成員國進口。2023年8月,墨西哥總統簽署《關于修改一般進出口關稅法行政命令》,將包括牛仔布在內的27個稅號的織物面料進口關稅增加到15%,包括化纖羽絨服在內的49個稅號的成衣進口關稅增加到25%,加征關稅有效期至2025年7月31日。墨西哥是針對中國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最多的國家之一,對原產于中國的多個稅號產品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并不斷提出新的反傾銷調查,也體現出其通過貿易保護措施支持本國產業發展的基本態度。
投資優惠政策
在制造業領域,墨西哥暫無明確投資限制,外商可在當地以獨資、合資的方式進行新建投資,也可并購當地企業。外資企業可在墨非限制區域購買不動產,但必須經外交部批準。外商投資棉花種植業,種植面積不得超過150公頃,超出部分需根據國家法定程序進行分割和處置。在外資企業中,墨西哥雇員所占比例至少要達到90%,但管理層不受該比例限制。
墨西哥沒有外資專屬優惠政策,但各州均設有負責招商引資的部門,一般設在經濟發展廳內。招商引資部門可以為開設公司所需的各種許可或證書提供全程支持辦理服務;免費提供海關、會計、法律方面的情況介紹和咨詢。
墨西哥經濟特區制定了一系列投資優惠政策,主要包括:
(1)出口企業可免繳增值稅,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通關便利和“一站式”服務等。
(2)各特區根據《特區法》制定的具體優惠政策一經推出,8年內不得取消或做出損害投資者權益的改變。
(3)外資公司每年出口額50萬美元以上或產品10%以上用于出口可申請保稅工廠資質,原材料、半成品、包裝材料及機器等可免征進口關稅;如果外資公司進口生產機械及設備,每年出口額需占其全部銷售額30%以上方可適用。
(4)從2021年開始,南部多州所得稅由此前的30%降至20%,增值稅由16%降至8%,燃油價格與相鄰國家保持一致。
外匯管理
墨西哥實行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美元可自由匯出或匯入墨西哥,外資公司可在墨西哥境內任何一家合法銀行開立美元支票及存款賬戶,開戶最低額度由各銀行制定。墨西哥比索可與美元、歐元及日元等自由兌換,但人民幣目前無法與比索直接結算。外資企業利潤匯出需要交利潤匯出稅,稅率在國家間略有區別。
中國與墨西哥紡織業合作情況
中國與墨西哥于1972年建交,2008年兩國簽署投資促進與保護協議,2014年兩國簽署促進產業投資與合作諒解備忘錄,目前暫未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和產能合作協議。中國連續多年是墨西哥第二大貿易伙伴,墨西哥則穩居中國在拉美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2022年,中墨雙邊貿易額為949.6億美元,同比增長9.8%,其中中國向墨出口775.3億美元,自墨進口174.3億美元。
我國對墨西哥紡織品服裝貿易順差較大,主要向墨出口服裝和面料。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22年,中國與墨西哥紡織品服裝進出口總額為62.1億美元,其中對墨出口額為55.2億美元,自墨進口額僅為6900萬美元。中對墨主要出口產品為針織服裝(占比24%)、梭織服裝(占比17%)、針織物及鉤編織物(占比13%)、化纖長絲及織物(占比11%)等。中自墨主要進口產品為棉花、棉紗及棉機織物(占比30%),針織服裝(占比30%),化纖長絲及織物(占比11%),梭織服裝(占比7%)。

小結及建議
(1)墨西哥是世界上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最多的國家之一,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市場出口享受關稅減免優惠政策,貿易優勢較為明,特別是對美出口的地緣和貿易優勢是吸引中國紡織企業投資的首要因素。
(2)《美墨加協定》原產地規則較為嚴格,對紡織服裝產品要求 “從紗認定”,因此僅計劃投資服裝環節且在當地沒有上游合作方的企業較難享受關稅優惠,企業投資時必須考慮中上游配套問題。
(3)外資在墨西哥不享受任何特殊優惠政策,墨西哥也尚未與我國在自由貿易、投資和產能合作領域簽署正式協議,投資政策優勢暫不明顯,且西方資本在墨已經占據絕對優勢,中資企業融入當地產業體系和商業環境存在一定難度。
(4)墨西哥對我國紡織服裝產品頻繁開展反傾銷調查、加征關稅,增加了從國內配套采購上游產品的風險,有投資意向的企業需充分考慮風險因素,謹慎評估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