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江蘇宿遷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加快構建覆蓋全面、運轉高效、規范有序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持續助力企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低碳根基。
作為中國紡織業發祥地之一,長三角地區紡織服裝業規模接近全國一半,形成了從纖維、織造、印染到服裝以及紡織機械裝備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條。
在盛虹新材料(宿遷)產業園,全國首條再生纖維產業鏈正演繹“變廢為寶”的精彩故事。在這里,8個塑料瓶能做成一件POLO衫,34個左右塑料瓶能做成一件沖鋒衣。這里每年能夠消耗大約300億只塑料瓶,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0萬噸。
與此同時,當地供電公司還結合企業用電特點,及時為企業量身定制能效賬單,幫助企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作為高端紡織企業,企業高質量發展與供電精準賦能密不可分。”產業園內的江蘇芮邦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在供電公司幫助下,目前,企業每個月可節約近30萬元的電費支出,有效實現節能增效。
“不僅要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我們還安排專人對企業內外部設備進行定期‘體檢’,為企業發展當好‘電管家’。”國網宿遷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說,當前,宿遷市高端紡織產業正向“千億級”奮進,供電公司還通過打造智慧用能平臺等系列舉措,助力傳統紡織企業實現“綠色”新生。(潘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