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染行業正處于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行業發展整體保持平穩,但潛在的壓力還存在。為了更好地用技術和管理雙引擎賦能企業,3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印染行業管理創新年會”召開,圍繞精益管理、規范發展、安全生產、智能制造、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探索推進行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新路徑。
管理創新
實現高質量發展
管理創新是企業全面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起到保障性的作用。
印染生產涉及到紡織品原料、工藝裝備以及資源能源和排放監督等綜合的管理環節,工業流程長,技術要求高,產品品種多,由此決定了印染企業管理的復雜性,圍繞如何更好地實行精益生產,管理創新,提升產品品質,大家進行了深入探討。

“管理創新是提升企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我們行業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內生動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談到,管理創新,首先要以精益生產為抓手,加強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精益生產對印染企業加強深化內部管理,提高效率,提升競爭力和實現轉型升級具有很大的作用,我們的企業一定要加強現場管理、過程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管理等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在生產管理中持續推進優化改進。第二是把握數字化發展機遇,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當前蓬勃發展的信息化建設,有助于挖潛企業的管理創新潛力,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也是我們創造新的生產的一個重要手段。第三是建立品牌發展戰略,強化供應鏈管理。在當前市場競爭環境下,樹立品牌意識,增加品牌價值,對于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獲得差別化利潤具有重要的意義。第四就是加強人才管理,為發展夯實基礎。印染行業存在著專業管理人才缺失的問題,人才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印染企業要建立完善人才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高素質綜合性人才在企業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強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開展多層次的管理技能培訓,培養出主導管理創新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添濤對《印染行業規范條件(2023版)》及《印染企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進行解讀。她談到2023版印染行業規范條件對企業規范發展提出要求,包括企業布局、工藝裝備、質量管理、資源消耗、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責任、規范管理等方面;《管理辦法》也明確了規范公告各項工作程序。同時她還對印染企業規范公告申報工作的工作流程進行了詳細介紹。

山東恒泰紡織有限公司生產中心經理助理李國輝分享了印染企業如何建設精益生產管理體系。他圍繞企業推行6S基礎管理,設備TPM管理,改善提案管理,維修技能標準化管理,作業標準化管理,員工技能教育培訓管理,工藝設計原理及規律探索,實行焦點課題機制等方面,講述了恒泰紡織實現精益管理的路徑。公司通過現場徹底的三定、三要素管理,改善和提高企業形象,促成工作效率提高;公司先后成立了60個設備TPM小組。染色設備、織造設備、后整理設備、紡紗設備4大板塊分別提煉出了61種專業紡織印染行業的專業維保技能,并全部做出了標準化和理論化的專業保全技能作業標準化指導教程。他還分享了公司通過焦點課題機制的方式,有效的把設備技術、工藝技術、操作運轉和現場基礎管理有效的結合到一起,最終實現技術管理的閉環。最后他還分享了恒泰紡織節能環保技術。

深圳市3A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新民講述了提高印染行業成本競爭力策略與實踐。他談到,企業在品質上不搞障眼法;在成本上不打糊涂賬;在定位上要做精準化;在效益上要掙自己錢。他強調,印染企業要有明確的品質目標,及未達成原因分析,從多方面提升品質路徑:從打樣開始基本模擬同大樣工藝流程,減少變異提高品質;明確品質指標;各工序不良缺陷現象與措施標準化并由上崗人員掌握;制程品檢:不流出不良;明確制程;開展部門長帶頭的品質課題與品質問題解析活動;圍繞生產計劃產品,實施品質稽核。
可持續發展
構建綠色印染產業鏈
印染行業一直十分關注自身供應鏈對于環境的影響。本次大會可持續發展方向也是企業關注的重點。

盛虹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胡一飛講述了新形勢下盛虹可持續發展的破局之路。他表示,首先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堅持主業,扎根吳江,把串珠成鏈,轉化為集群成勢,依托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做精做強。其次堅持自主創新,把科技創新轉成發展增量,每年開發300種以上新型面料,搶抓高端市場,培育發展新動能;引進新型設備,不斷攻克新的技術難題。另外要堅持智改數轉,把數字技術轉化為發展質效。盛虹通過生產與營銷大數據的協同與集成創新優勢,打通貿易商、坯布廠、服裝廠、品牌商全產業鏈上下游。最后堅持綠色低碳,把環保高要求轉為為發展新藍海,將綠色理念融入到盛虹發展的每一個環節。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印染產業鏈。

汕頭市鼎泰豐實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田劍介紹了公司節能低碳亮點,包括熱能回收及熱水工藝應用、針織布平幅前處理等節能項目;還有利用行業先進裝備轉型升級,降低物料及能源消耗,提高成功率。公司引進染化料自動輸送裝備,自動配漿系統等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物料使用精準率;引進能源再線監控系統,采集能耗數據、分析改進或改進設施降低耗能減少無用消耗方法措施,推動節能減排進程;升級改造再線工藝控制系統,為優化配方最佳、成本最低、質量最穩定的工藝起到導航作用。
科技創新
促進數字技術與行業管理融合發展
印染企業要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打開企業管理的新路徑新思維,促進數字技術與行業管理的深入融合,實現供需精準高效匹配,重點推進企業生產線的智能化技術改造,強化印染智能生產裝備和智能管理體系,實現印染企業智能生產和智能管理的有效融合,同時積極推進行業數據資源化和資產化的進程。很多印染公司在數據智能化和市場化進程中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紹興環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肖若發分享了應用數智化手段提升企業效率案例分析。他詳細講述了公司智能化系統,包括ERP系統;全流程排產系統;還有配方推薦系統,據了解目前已經積累確認配方400多萬條;以及印染MES系統,利用系統,實現前處理、染色、定型等核心生產環節的工藝管控,提高生產質量的穩定性,提升一次直通率;還有染缸中控系統,保障染色工藝能夠全流程自動化順暢執行;并建立BI大數據分析平臺,將ERP、MES、財務等系統中的各項生產經營數據進行分析提煉,形成經營管理數據駕駛艙,為工廠經營各項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上海致景科技高級產品總監龔斯偉分享了飛梭智紡助力印染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飛梭智紡為染整工廠建立數字化工廠基礎設施和智能化染整大腦,通過超級中控,可以連接市面九成染色機,進行掃碼排產,實現智慧工藝;同時可以提供智慧定型,智能配方,協同排產,智慧染程等系統,實現全流程智能化協同生產。

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顧仁以“Hawk vision智能化檢測技術引領印染行業數字化發展”為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印染行業智能制造進入新的創新發展階段,印染裝備正向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基于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數字孿生技術的數字印染制造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他談到,印染智能制造主要包含四大層面:決策智慧化、管理信息化,裝備智能化和工藝數字化。他介紹說公司的INSHK定形機智慧系統,實現了新一代綠色數字化定形機智慧系統關鍵技術與產業化。此外,他還詳細介紹了HV-T500 智 能 定 形 工 藝 系統,織物幅寬在線測控系統,HV-GM200 智能在線克重儀 ,定形機自動節能排風系統等。

德塔顏色商貿(上海 )有限公司應用技術經理張子濤分享了印染企業自動化色彩管理解決方案與應用。他談到,通過Datacolor分光儀進行面料測試,色光控制,可以使得產品色光保持一致性 ;化驗室打樣一次對色率可達到80%以上,極大提高化驗室的效率,做到增加打樣數量而無需增加人員 。Datacolor 整合的利用,實現了化驗室到生產工藝自動智能化。
產業集群
釋放能量
產業集聚的能量更加強大,如今越來越多印染園區集聚起來,堅持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方向,推進平臺建設,培育產業發展核心優勢,不斷推進園區印染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荊州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卜小榮以《蘇風楚韻,繪織荊彩》為主題對荊州印染產業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紡織服裝產業是荊州重點發展的五百億級優勢產業之一,特別是印染、針織、嬰童裝三大特色產業。成立于1992年的荊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如今有1031家企業,規上企業152家。園區堅持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方向,不斷推進園區印染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他談到,如今荊州經開區紡織印染產業園區內現有紡織印染企業47家 ,其中規上企業32家,年紗織印染6500噸 ,針織和化纖印染各4萬噸,梭織印染2.8億米 成衣6200萬件,奮力建設成為服務中部、輻射西部,以時尚織染為特色的綜合性印染基地。經開區還將自主投資28億元,打造經開區綠色紡織印染循環產業園項目,規劃車間面積達88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年產能約38億米成品印染布。

晉江經開區綠色高端面料整理微工業園招商主管王鑫分享了紡織后整理專業化園區建設助力綠色高端面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他介紹,園區重點引進數碼印花、圓網印花、定型、壓光、復合、植絨、燙金、退漿、水洗、無水印染" 等紡織面料后整理優秀共性企業及染料助劑/設備/后整理材料供應商、第三方服務商、面料貿易商等企業入園,使其強強聯合,形成產業鏈完整的后整理精品工業園,助力綠色高端面料高質量發展。園區已在2023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已有部分入駐企業開始裝修+設備安裝,預計年中就可以開始投產。
本次大會上,還有很多嘉賓進行了分享,愉悅家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程總監劉尊東分享了愉悅公司如何讓精益思維成為員工習慣。浙江領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徐暉進行了印染企業有限空間有毒有害氣體智能化安全管控經驗分享。浙江博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溫衛東講述了分散染料產品質量和產品安全管控。海恩斯坦紡織檢驗(上海)有限公司業務總監聶辰分享了OEKO-TEX® 2024年新規變化與PFAS歐美法規現狀及要求。上海嘉麟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俊麗進行了印染企業ESG管理實踐分享。SGS時尚與服飾科技服務全球技術副總監王安分享了ESG評價體系解讀與績效改善建議。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